心铭舍观点:设计师开发客户,如何提高有效性







部分文字截取:
我们2013年成立于新加坡,注册名称 Xinming Design Alliance Pte.Ltd 中文译为“心铭设计联盟有限公司”,2014年在深圳成立全资子公司,“心铭设计联盟有限公司”就是公司的定位、10年发展规划、商业模式。
1、我们用5年的时间在行业里面站稳脚跟,活着是基础、发展是要务,任何一个公司如果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5年的时间的沉淀一定会有一个质变。我们的初心就是,拿出最专业的态度与诚意来服务我们的客户,让我们能够被客户铭记于心。
2、前5年在行业里面立足,后5年寻求模式上的升级与发展突破。设计公司的天天花板很低,很多设计公司都做不大,牛一些的设计师都选择自己创业了,但设计大牛们又不太擅长管理、运营、营销,所以发展也会受到限制。传统雇佣关系已死,新型合作模式会是未来的主流,这个理念5年前我们就非常认可了,所以前五年我们选择并聚焦“品牌设计”这个领域深耕,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参与企业顶层设计中,并积累社会资源与人脉关系。后面5年,我们要形成可发展的商业模式,即“设计联盟”,我们将与其他设计领域的头部设计团队结盟,合力为更复杂的任务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只有强强的联手,才有机会能打破现有设计行业格局,未来的设计行业,是基于的共享经济,共享资源,共享想象力,共享脑力。
所以,不要再问我设计公司的快速发展之道,不存在的。其他行业我不好说,但在设计行业,如果没有信念,还有浮躁的心态,不愿意付出时间沉淀,是很难获得高价值回报的。
时间,是公司成长必要条件。用时间去积累你的行业认知、项目经验、作品品控、行业影响力、公司信誉。
时间和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设计师如果能要制作一些工具就能够为自己节省更多时间专注于作品的打磨上面。心铭舍线上沟通的流程是这样的:
1、透明的价格体系,我们的设计服务报价在官网上就有展示,图一,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帮助我们过滤掉非潜在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或者价格高出预算的客户通常不会进一步沟通了;另外一方面是出于信誉,我们不会看人下菜,客户大报价就高,客户小为了成就价格就弹性,对于客户我们是一视同仁的。无论你是上市公司还是个体户,只要客户能够接受我们的价格体系,就值得我们全力以赴。信誉关乎着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一些设计公司喜欢把自己的价格藏着掖着,我个人觉得这不算什么商业机密,如果你死守住让服务的价格不透明,付出的代价就是会增多很多无效咨询,导致自己的时间被占用。
2、增加仪式感与关键节点互动,图二、三,是在和客户在网上沟通时候使用到的一些工具,例如公司的案例集合、预设好的项目报价套餐、正式的报价表、客户信息收集表、公司的视频简介等。这部分工具做的越高级,给客户的印象就越专业,并且可以大量节省沟通时间。
3、创建客户档案,把每一个客户咨询的时间、问题、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建立成一个客户档案,通常大企业在网上的咨询都并不是直接的项目决策人,这种情况试着获取到项目执管人的联系方式,进行一个电话沟通来了解项目诉求,并预约一个见面的时间。
4、服务体验,线上沟通只能在文字、语音、文件、影视资料等与客户互动,所以沟通上的话术的专业度与业务描述的准确度就是客户对你的第一印象,提前将客户常问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业务,形成文档并不断进行优化,形成自己在网上沟通的有效话术工具。
你的品牌力是由无数个品牌颗粒度组成的,认真对待每一次线上的客户咨询,既然你已经花时间与客户进行沟通了,无论成交与否,都需要以给客户留下专业印象为前提。
没有客户会拒绝真诚,有几次真实的案例,和我们沟通的客户最终没有与我们达成合作,之后我们被引荐给他们的同行,却顺利成交。每一次与客户建立的触点,都会留下品牌颗粒度,积少成多方能厚积薄发。
我经常在朋友圈看见,一些设计师截图晒出与客户的沟通记录,常常以怒怼客户后的满足感而洋洋得意,似乎在表达,我就是牛X,也不缺你这个客户,爱做不做。我在想这种现象应该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沟通方式本身存在问题,如果不加以矫正,长此以往对公司形象或者个人品牌形象都容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