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铭舍观点 | 初创设计公司流量困局怎么破

心铭舍观点 | 初创设计公司流量困局怎么破










文字版:


头部互联网巨头已经形成

进而形成对剩余流量的进一步吞噬

如果流量红利时代,流量就是消费者

那当下争夺的流量其实是用户的有限时间

 

对创业公司而言

公司的战略就是要“做正确的事

公司“正确地做事”则是策略与执行

两者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通常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路该怎么走

但却一定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本文以点带面的阐释初创公司生存之道


A - 开设计公司,你真的想好了吗

大众创业害了多少人

创业之后就剩一地鸡毛

创业作为高风险行业

90%的创业都是失败告终

设计行业看似进入门槛低,赚钱容易

但要持续赚钱与发展实在不易

设计技能的普及与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冲击

逐步压缩着设计行业的生存空间

成功的创业者

应该具备

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三观与优秀的三商

诚信、勇气、社交能力、合作能力

领袖精神、创新精神、领导力、敏锐的眼光

还要有资金与人脉

别轻易选择创业

这是一场苦行僧般的修行

创业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信仰



B - 打造公司的“梦之队”


如果没有专业团队,请勿创业

设计公司团队必须是精英集群

创始人的工作要务就是找牛人!

一群人不一定是团队,也可能是团伙

人多力量大在设计行业里不适用

人多“垮得快”的案例却屡见不鲜

谨慎选人,才能避免让公司整段垮掉

 

小而美的精英集群团队将更加灵活、聚焦

更容易塑造差异化优势、也更受市场追捧

 

心铭舍品牌设计创立于新加坡

我们得益于新加坡设计行业的专业与规范

新加坡小而美的设计机构非常多

“生瓜”很难在行业中立足

几乎都是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

所以,获得牛人的综合成本比国内要低

很多公司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他们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包揽大量政府的设计项目

与全球500强的设计项目

相~当~牛~~

更牛的是很多团队不超过 10 个人

并拒绝再有人加入

有一句行话

 

在设计行业

一个诸葛亮可以顶一百个臭皮匠

 

打造“梦之队”也有难点

创始人的吸附力有多大,牛人为什么要追随你

请给他们一个信服的理由


牛人都自带流量,看你有没有本事截获

 

但凡牛人,皆有性格

如果你很牛,有脾气、有性格

只要不做违背公序良俗的事,我 OK ~

如果你假牛,还有脾气、有性格

Sorry , 煞有拉拉

 

创始人要具备大格局、大气度、大胸襟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你就是珍珠项链里的那根线

 

当公司有一帮牛人后,就要专志做几件事

培养团队精神

增进团队联结

激发团队士气

发挥团队潜力

帮助各成员实现自我价值

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存在

创业没有牛人相伴,公司迟早完蛋



C、拥有清晰的定位

 

团队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如果你有的别人都有,则很难成功,没有任何意义

找准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

对立型定位

要么人无我有

有么人有我强

树立与众不同的优势,强化自身特点

这也是寻找牛人需要遵循的条件

与对手显著差异化的定位

跳出同质化竞争

升维定位

不与竞争对手在同一概念下进行差异化纠缠

升级到更高的维度,创造新蓝海品类市场

 

也就是创造新的需要,启发新的需求

升维的核心不在于打击对手

而是创造或引导新的需求

 

一个人不可能沸腾整个海洋,无团队不创业


D - 先别急着挣钱,先让自己值钱

 

用心打磨自己的产品

进入客户的选择序列

 

用设计与服务做流量的“扳机”

让设计为定位不断赋能

公司有了清晰的定位后

就需要围绕定位,持续用产品赋能

公司定位就是你的品牌战略

如果你的定位是和用户体验一致的

那么这种口碑效应就会被放大

让你的品牌持续受益

 

心铭舍的产品定位是

帮助企业打造国际化的创意和视觉形象

 

设计一定围绕定位,并为定位赋能

客户是我们的朋友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就有什么样的朋友

有了清晰的定位

你服务的客户群体也有了清晰的界定

大小通吃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这会让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持续提升自己的产品去服务你的目标客户


初创公司没有好作品怎么办

没有播种,哪有收获

刚开始,你谁都不是

要让世界知道你是谁

一开始就抱着赚钱的念头

我劝你还是洗洗睡吧

市场上有太多这样浮躁的心态

多你一个不多

结果必定一地鸡毛

健康的创业心态是好的开端

先付出,持续内容输出

积累在市场中的认知度

 

举个例子

各大设计平台有很多设计“征集活动”

我是鼓励初创公司去参加

去展示自己的创意与想法

积累人气值,收获经验值

行业现状是

80%的商业设计公司不会参加这类征集活动

这就少了很多劲敌

如果你一个新人,还过于吝惜自己的时间成本

未免太矫情了

刚开始,你谁都不是

有时间、有灵感的情况

你还可以帮火星设计一套 VI

不为什么

哪个初创设计公司不是这样苦逼过来的

 

以上例子可以够举一反三



E -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酒香也怕巷子深

想尽一切办法去争取流量

优质项目成交和流量都会集中在头部

例如淘宝体系

近80%的交易额属于天猫的20万头部商家

淘宝900万中小商家瓜分剩余20%的交易额

设计行业也遵循这样的28定律”

知名、优质、价高的客户属于行业头部设计公司

其余的客户被广大设计师群体所覆盖

通常还争得头破血流

 

初创公司面临的两大难题

流量少、流量贵

初创公司在没有资金来选择优质推广渠道的时

 

  1. 多建立有效品牌接触点,各大设计平台展示产品

  2. 社交流量是最重要的免费流量,珍惜身边每一位潜在客户

  3. 优质内容分享,通过分享行为带来新用户

  4. SEM、SEO、DSP、FEEDS、增长黑客,是创业者不可或缺的技能

 

流量占据通路,品牌占据人心

如果初创公司没有好的作品与内容

引入流量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自身品牌形象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珍惜点滴流量,聚沙成塔,避免“品牌务虚”



F - 初创公司,共同成长,抱团取暖

 

市场需求确实庞大,但这和你没关系

市场竞争确实激烈,却和你息息相关

 

前面提到优质项目成交都会集中在头部

这个层面的生态是有序的

剩下的则是无序的

 

现实确实残酷

无序的竞争 & 无序的发展

创业者能够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杀气

 

你可以选择相杀,也可以选择相爱

如果你真将全部竞争对手当成敌人

注定你会成为被边缘化的一名小卒

 

连一把利刃都没有,拿什么来相杀

你甚至连进入擂台的资格都没有

 

初创公司更需要了解竞争对手

相互交流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

竞争对手是最好的借鉴学习对象

真诚的交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你的长板更长

 

 

细分越来越明显的设计行业出现了很多分界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包装设计、电商设计

视觉特效设计等多个细分领域

 

放弃大而全的业务板块布局思维

你要让自己的核心优势不断放大

让你的长板更长

有可能弥补你的若干块短板

小而美的公司也能独放光芒

 

行业进一步细分会加速联盟体的形成

团队与团队之间将逐步形成协作氛围

行业联盟的形成,让团队之间根据项目重组

实现市场资源最大化利用
 

G - 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

 

大多数知名设计公司

创始人并不是设计师

 

很多设计师加入到创业大军

如果你愿意扛起这杆大旗

你就不只是一名设计师

 

逼迫自己快速成为 T 型人才

“设计”是公司里面的产品

除了设计,你要关注的事情还有很多

“设计师思维”框架里面走出来

你大脑里面还存在未曾开拓的处女地

因为没有人能替代你主动思考

学习运营与营销的底层逻辑

学习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

牢记自己不再只是一名设计师

 

如果你暂且不能从设计师角色里面转换出来

那复合型人才就是团队里面的不可或缺

市场总监 或者 增长黑客

他将是公司“产品”的有力推手

而你就想尽办法让“产品”更强 / 长板更长

 

初创设计公司将会持续遇到各种挑战

别怕犯错,勇于试错

创业本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

没有折腾就没有沸腾

-

品效合一原则

以工匠之心来打磨产品 =“品牌流”

以效果为导向来做营销 =“效果流”


 




热门标签

品牌形象设计 品牌设计  企业vi设计  vi设计  vi设计公司 心铭舍品牌设计